近年来,曾一度风靡美国的STEAM教育成为时下大热。在这股热潮里,许多世界教育大国纷纷加入其中。STEAM教育或许能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,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教育体验。

01什么是STEAM教育
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,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、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。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跨学科教育理念。
一是科学素养(Science),即运用科学知识(如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)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;
二是技术素养(Technology),也就是使用、管理、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;
三是工程素养(Engineering),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;
四是艺术素养(Arts),即培养审美观念、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。

如果你以为STEAM这几个字母的叠加等于这几门学科的“大杂烩”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!
一是结果导向,要做出东西来;
二是动手过程,这个东西要怎么做出来。

02STEAM教育有哪些分类
通过搭建、编程、运行机器人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。
通过编程游戏启蒙、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。

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,基于学生兴趣,以项目学习的方式,使用数字化工具,倡导造物,鼓励分享,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。
采用仪器、设备,在人为控制下从实验,观察自然现象,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,传递实验出真知的理念。

5. STEAM科学盒
若干主题实验材料包的套装盒子,盒子里有不同的材料包,每个材料包都有注明内容的标识(仪器、原材料、说明书等),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来取用,完成不同的实验。
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舞蹈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,培养审美观念、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。
03STEAM教育对孩子有什么用?
以编程来说,是需要有结构化的思维和良好的逻辑思维才能完成一个程序的编写。而在这样的环境中,不断地训练,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。

2. 从兴趣的探索,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动力
好奇不仅是孩子们的天性,日常生活中,孩子总是看到很多现象就提问。而让孩子们对好奇的事物,亲自动手实践,体验过程,不仅能激发探索兴趣,还能让孩子知道知识的重要性,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和动力。这比父母苦口婆心的说“为你好”,要更为有效。

3.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
STEAM教育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,使得孩子注重实践、注重动手、注重过程,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不等于提升创造力。基于创新意识下,结合动手实践和探索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。

在实际工作中,团队协同尤为重要。通过项目实践中,让孩子们为达到同一个目标,与同伴交流或交换思想意见,在遇到问题时发挥集体智慧解决问题,让他们在协作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,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把这股创造生命力持续下去。
